新聞中心
政策法規
河北省打響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 40項措施環環相扣
在河北省環保系統大會上,省環保廳黨組書記高建民要求,“河北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已經打響,全省各級環保部門要一小時一小時努力,一微克一微克爭取,全力以赴完成目標任務?!?/p>
?
在河北省政府印發《河北省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針對秋冬季污染特征,按照時間節點環環相扣,確定了秋季治本重點任務清零、冬季治標落實應急管控的40條攻堅措施,力爭實現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期間,全省PM2.5平均濃度較上年同期下降15%以上目標。
?
秋季重在治“本”,25項措施重點任務清零
?
“自9月5日開始,邢臺市就從各縣市區抽調執法人員組成177個組,對‘散亂污’企業整治、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淘汰、環境保護部強化督查重點督辦問題整改等3項重點工作8178個點位,開展縣縣互查,對每個點位治理進展逐一核實、專人認定?!毙吓_市環保局局長司國亮介紹說,這是邢臺環保史上規模最大的縣級互查互驗行動,目的就是要在今年采暖期前實現重點治理任務、重點環境問題的清倉銷號。
?
邢臺市是河北省的一個縮影?!凹涌熘攸c任務提前完成、提前清零,河北攻堅《方案》中明確了25項措施,全力推進8方面重點工作。同時,攻堅措施實施范圍由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擴大到全省范圍?!焙颖笔〈髿馕廴痉乐晤I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河北省環保廳副廳長殷廣平介紹說。
?
25項措施中,明確了時間節點的清零目標分別有:全省采暖季前完成電代煤、氣代煤180萬戶,實現全年壓減散煤1000萬噸的目標;完成燃煤小鍋爐“清零”任務,實施燃氣燃煤鍋爐提標改造,10月1日起,保留的燃煤鍋爐全面執行特別排放限值標準;加快“散亂污”企業整治,整合搬遷和改造提升類的要“先停后治”,確保9月底前全面完成集中整治;采暖季前完成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治理改造;10月底前,完成全年去產能任務;嚴格管控移動源污染排放,10月份起港口禁止接受公路運輸的集疏港煤炭;強化面源污染防控措施,9月底前各類工地要做到“六個百分之百”;10月底前,完成168個縣(市、區)加密增設194個監測點位、省界主要路口50套柴油車遙感監測設備(尾氣黑煙抓拍系統)建設并正式運行。
?
冬季重在治“標”,15項措施強化應急減排
?
鋼鐵焦化鑄造行業將實施部分錯峰生產,建材行業全面實施錯峰生產,有色化工行業優化生產調控……
?
“采暖期間,是河北重污染天氣頻發、污染程度加重的重要時段,針對這一時段的污染治理,河北將重點在污染削峰降速上下功夫?!币髲V平介紹說,“攻堅方案中,河北提出了15項、5方面的應急減排和管控措施?!?/strong>
?
今年冬季采暖季期間,河北將重點實施以下五方面應急管控措施,分別為:全力保障氣源供應,防止散煤復燒;嚴格車輛油品管控,嚴查貨車超標排放;嚴控建筑揚塵,除重大民生工程和重點項目,采暖季城市建成區基本停止土石方作業;嚴格落實工業企業錯峰生產與運輸,達不到排放標準的一律停產,大宗物料實施錯峰運輸;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修編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確定停限產企業清單,實行區域應急聯動機制。
?
“生死戰”步步為營,5個配套方案力推政策落地生效
?
9月5日,河北省環保廳抽調省、市、縣三級執法骨干,組成30個省級執法組、122個市級執法組在全省開展交叉執法行動。千余名執法“先鋒”一線就位,吹響了河北省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集結號。
?
截至9月12日,152個檢查組共檢查企業5562家,發現問題企業1027家,涉及各類環境問題1125個。其中省級執法檢查組共檢查企業1540家,發現問題企業552家,涉及各類環境問題646個。
?
既查企又督政。9月14日,由12名副廳級干部帶隊,150余人組成的6個督察組分赴河北各市開展督察。河北省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專項督察首輪督察強勢啟動。
?
截至9月17日,6個專項督察組共走訪督查29個縣(市、區)93個部門和978個企業(單位),受理群眾舉報40起,發現涉氣問題478個。
?
高建民介紹說,當前,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形勢非常嚴峻,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異常艱巨。必須以決戰決勝的姿態打好生死戰,步步為營推進各項治理措施落地生效。在河北省政府出臺攻堅《方案》基礎上,河北又制定5個配套方案,分別為專項督察方案、執法檢查方案、量化問責暫行規定、信息公開方案和宣傳報道方案。這些配套方案既是攻堅《方案》有效落實的保障,又是大氣污染防治科學化、規范化、常態化的有益探索。
?
此外,按照攻堅《方案》要求,河北還將加大經濟政策支持力度,把大氣污染防治資金向重點城市、重點項目切斜,支持重點任務加快推進實施。同時,實施嚴格考核問責制度,河北省環保廳將每月向空氣質量同比惡化或重點治理任務進展緩慢的地區下發預警通知或調度令,并視情況采取公開約談、追責問責等措施,推動各項治理措施落地生效。
來源:環保部